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北京青年报:震灾抢险多面手
2011-03-28| 【 】|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

3月11日,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发生了9级强烈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我国政府随即在第一时间内,向日本派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

看到中国救援队员冒着严寒,在岩手县大船渡市对200余幢房屋,进行拉网式排查搜索的电视画面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镇炜心焦地告诉《北京科技报》:“如果配备了我们研制的地震救援机器人,搜救队员就不会这么辛苦了,危险也会减少,搜救效果会更理想。”

据悉,中国国际救援队此次前往日本实施救援任务主要配备了9大类装备,包括侦检装备、搜索装备、营救装备、照明装备、通讯装备、医疗装备、后勤保障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和车辆。

面对灾区一些大面积的倒塌建筑,中国救援队可以借助大型机械挖掘搜索,但在一些缝隙、狭小空间,大型设备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救援队员只能徒手进行挖掘抢救,这样做,一方面危险,另外效率也低。

“我们研制的3件‘宝贝武器’作为特殊的‘搜救队员’,它们或能在空中搜索探测,或能钻入废墟洞穴搜救,也能在外部侦测废墟内情况,能力堪比真人。”吴镇炜说。

这3种身手不凡的特殊搜救队员分别名为: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废墟洞穴搜救可变形机器人和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它们是由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

据介绍,在3款机器人中,“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也叫“旋翼飞行机器人”,其外形酷似直升机,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旋翼设计,这种设计与固定翼相比,旋翼飞行机器人有很大优势:它可以较长时间定点悬停,进行超低空飞行,获取感兴趣区域的详细影像资料;同时,也能够垂直自主起飞降落,不需要跑道。

据悉,“旋翼飞行机器人”有大小两款,较大的机器人顶部旋翼直径超过3米,机器人长度约有3米,起飞重量120公斤,有效载荷40公斤,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最高可在高度3000米高空飞行,抗风能力不小于6级。而较小的机器人起飞重量40公斤,有效载荷15公斤,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7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2小时。

吴镇炜说,“旋翼飞行机器人”以普通93号汽油作为燃料,根据配置不同,市场价格最低为70万元、最高为200万元。

吴镇炜介绍,从控制功能角度来看,“旋翼飞行机器人”可实现自主起飞、自主降落、航迹定速跟踪等功能。据记者了解,在去年大连输油管泄漏事件中,“旋翼飞行机器人”已经大显身手,完成了海上污染范围监测和消油剂喷洒等任务。

另外一种废墟洞穴搜救可变形机器人俗称“变形金刚”。吴镇炜介绍说:“这款机器人是履带式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根据废墟现场的地形进行变形,可以呈现条形、三角形等形状,在复杂的废墟环境中移动。”

据悉,这款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能在狭小空间内运动,它可以根据任务需要携带识音器和夜视摄像头等模块化载荷,进入废墟内部,探测是否有被埋者以及揭示出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其身上安装的生命探测仪,甚至可以探测到被埋者的体温和心跳,方便救援人员的施救。

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则能够轻松翻越障碍物,它善于在没有完全倒塌的楼房中爬楼梯,此外,在震后的化工厂等危险环境中作业也是它的“绝活”。

“在地震灾区,会有很多倾斜的危楼,救援人员是不能贸然进入的,因为稍微有余震或人为的扰动,就会出现二次垮塌,这款机器人可克服这些问题,自由进入。”吴镇炜说。

记者获悉,这3款机器人都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课题的成果。而该课题是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6家单位联合负责。

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在位于北京凤凰岭的国家地震救援紧急训练基地对“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课题的几款救灾机器人已经进行了废墟搜救实战演习。

如此先进的设备这次为何没能上岗大显身手呢?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技术部尚红告诉《北京科技报》,“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课题确实已经通过了内部验收,目前正在等待科技部验收。只有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才有可能考虑实战应用。

吴镇炜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机器人早日通过验收,经过改进,早日装备中国救援队,减少救援队员的人身威胁,提高救援效率。”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2011年03月28日第C4版)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 鄂ICP备20009030号-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徐东大街340号 邮编:430077 电话:027-68881355 传真:027-68881362